第122章(2 / 5)

递给萧何道 ,“ 爱卿且看看此信 …

当今夷狄诸国之中 , 乌孙与匈奴之首领懦弱 , 而东胡之王虽格外狂妄却无甚大智 , 唯此月氏王最为狡诈多端 。“

萧何急忙请罪一声快速浏览起密信来 , 原来 , 先前陈兵秦燕边境的数十万草原骑兵 , 明面上是由匈奴与东胡主导的 , 实则暗中牵头号召各国出兵的 , 却是月氏 。

他看完后 , 躬身以双手将密信呈还君王 , 拜道 ,“ 如此狼子野心之夷贼 , 臣必竭尽全力设局助陛下除之 1“

嬴政伸出修长有力的手掌 , 紧紧握住萧何的双臂 , 面色凝重道 ,

“ 爱卿此番为我大秦西行 , 前方定有万般艰难险阻 , 若遥险境切不可逞强逞能 ,

定要以保全自身为第一要务 … 纵便此计不成 , 待我秦军西征伐夷之时 , 胺亦要见到一个完好无缺的萧何 ! “

萧何闻言眼眶些时就红了 , 他强行逼退汹涌的泪意 , 哽咽道 ,“ 多谢陛下 ! 请陡下放心 , 臣此去 , 定不负君恩 1 “

此事便这么定了下来 , 月氏距大秦有干里之遥 , 途中又有沙漠地带狼群出没 ,

仅凭萧何只身出门是全然不现实的 , 他必须跟随大秦商队乔装出行 。

考虑到安全问题 , 嬗政本想派出一支数百人的暗卫队混入商队 , 但在萧何的劝谏下只得作罢 , 毕竟 , 人越多越会令敌国生疑 。

最后 , 生有神力的钟离昧 , 主动提出要与萧何同行 , 而如今升至驿馆小吏的韩

丰 , 也凭借着卓越的语言天赋自荐成功一一商队领头人刚说完一长串月氏话 , 从未去过月氏的韩丰便能立刻复述下来 。

嬴政当场便拍板 , 这一路由商队领头人充作掩饰三人身份的向导 , 并负责教韩丰月氏匈奴诸国语言 , 萧何与钟离昧亦需跟着学一些 。

如此一来 , 养尊处优的萧何便扮做游历富贾 , 而常年劳作的钟离昧和韩丰则扮做随从 , 看起来倒也半分不违和 , 巧的是 , 扮随从的二人皆有一身不错的功夫 。

五月 , 韩信在咸阳城门口送别时 , 虽然双眼通红 , 却坚强地一声也没哭 , 他从阿母为他缝的小钱袋中 , 取出一颗晶莹的淡蓝珠子 , 珍而重之地交到父亲手中 , 强忍着离别的悲伤小声道 ,

“ 阿父 , 这是九公子赠与我的幸运灵珠 , 九公子说了 , 这灵珠十分管用 , 远行之人只需一直把它带在身上 , 就能获得神灵的保护平安无视 , 阿父干万不能弄丢了 ! 孩儿希望阿父 , 萧伯父 , 还有钟离阿叔 , 都能平平安安归来 , 你们 … 你们一定要平安回到咸阳啊 …“

说到最后 , 他话语间已逐淀带上了哭腔 , 韩丰珍重地将这珠子收进钱袋中 , 拙袖揩了一把眼角 , 抱起韩信亲了又亲 , 又含泪看向捂脸痛哭的妻子 , 张了张嘴想安慰她母子二人 , 但该说的都说了 , 一时不知能再说些什么 。

他此番主动自荐前往月氏 , 一是为报陛下提携韩信之恩 , 愚借助自己语言天赋之便 , 待在萧何身边以防他被月氏人蒙骗 ;

二则想借机为家中挣一份富贵 , 妻子跟着他一路走来 , 吃的苦头着实已太多 ,

他早就想寻个立功机会升一升爵位了 。

三则是为了保护钟离昧 , 韩丰坚定认为 , 这一赵必须由他亲自前往 。 若换成旁的任何精通月氏言语之人 , 他担心对方会背叛大秦 , 进而背刺萧何与钟离昧一一武事 , 他只相信他自己 。

萧何愚到沛县家中妻儿父母 , 忍不住也悄悄湿了眼眶 。

钟离昧说起来虽是无牵无挂之人 , 但他将韩信视作了亲子侄 , 在此情此景中 ,

同样黯然神伤地抬袖擦起泪来 。

很快 , 随着商队领路人小心的催促声响起 , 韩丰率先放下韩信 , 头也不回地朝车队走去 , 萧何与钟离昧急忙跟上 。

身负重任的他们皆知晓 : 这一去 , 不知何年是归期 , 亦不知归来之时 , 是让家人欢笑的活人 , 还是令家人痛哭的死尸 …

韩信被抽泣的母亲重新抱起 , 看着浩浩荡荡的车队顺着咸阳城外扬着黄土离去 , 不由捕了据嘴唇 , 若月氏人敢杀阿父 , 待他长大定要亲手扫平月氏 !

听着母亲悲痛的哭声 , 他不由伸出小手为母亲拭泪安慰道 ,“ 阿母勿要伤心 , 有九公子送的幸运灵珠在 , 阿父他们定不会有事的 …“

章台宫中 , 嬗政端坐殿上俯首批阅着奏章 。

月初 , 精合法儒道的新法颁布下去后 , 果然迎来天下万民之盛赞 。

近日郡县呈送咸阳的许多奏章之中 , 皆称当地民众在自发筹集钱粮劳力 , 为始皇帝陛下修建生祠 , 以祈求能借此为他拭灾降福 , 并歌颂皇帝之仁德